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职能,组织架构、人员及资产等基本情况
1.部门(单位)主要职责职能: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规章草案,编制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县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全县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负责全县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全县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组织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落实职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相关政策措施;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及补充保险基本政策并监督检查;负责全县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全县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负责组织落实“三支一扶”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承办县人民政府奖励表彰工作,负责对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奖励表彰的项目和对象进行审核;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机关工勤、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促进建立机关工勤、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机关工勤、企、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全县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学术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县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组织实施全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贯彻实施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2.组织架构:安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级)内设6个职能股室,另设机关党组织,负责机关和局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下属单位包括安义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安义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安义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安义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3.人员及资产等基本情况:本部门2023年年末实有人数198人,其中行政在职人数12人,机关工勤在职人数1人,全部补助事业在职人数59人,自收自支人数9人;三支一扶人数90人。退休人数27人。
(二) 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县人社局2023年的履职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总体工作思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就业创业企稳向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人事制度科学规范、人才引培量增质优、工资福利服务优化、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上下功夫,激励人社干部个个争当“务实肯干、锐意进取”的开拓者,以实干担当推动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1.着眼全局,推进就业创业企稳向好。牢牢把握“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这一根本要求,深入贯彻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战略部署,重点抓好“稳保进”三大方面:一是守住“保”的底线。完善吸纳就业稳民生政策,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引导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有序组织高校大学生开展就业对接、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二是筑牢“稳”的基础。打造“安义智慧就业”网,建成“安义县劳动力地图”,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加强全县就业形势动态监测,把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作为稳就业的重点,通过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严格执行社保减免政策等举措,帮扶企业、促进就业、稳定民生。三是保持“进”的态势。着力打造云爱创业孵化基地,力争建设安义县人力资源产业园、安义县零工市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南昌职业大学铝合金门窗学院建设,构建“基地+培训”品牌体系。面向我县的铝、光、新、智、纺等行业,开展一次涵盖工种广、凸显安义特色的技能大赛,营造“人人成才、技兴安义”的良好氛围。
2.健全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着力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保体系,重点做到“三个推动”:一是推动工业园区参保扩面。成立四小分队下到企业开展企业缓缴、网厅申报(操作)、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等政策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参保企业提供政策业务讲解、网厅经办等培训指导工作,增强企业参保意识,实现从“要我参保”向“我要参保”的转变。二是推动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我县已实现在各项惠民惠农项目资金及其他补贴等13个部门36个补贴,合计发放近3.687亿元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下一步我县将结合实际,拓宽在公共、收支、民生、社会等服务领域的补贴资金均通过社保卡统一发放,确保我县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工作在全省作示范勇争先。三是推进领取养老待遇“静默认证”服务便捷。积极与公安、民政、卫健等有关部门对接,通过部门间共享数据信息,主动开展户籍、殡葬及相关信息的比对,及时排查疑点信息,充分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待遇状态比对查询系统”,做好对疑点信息的核实和处理。统筹谋划、勇于创新,全力抓好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实现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静默认证”。
3.紧跟形势,推进人事制度科学规范。按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要求,深入推进人事制度规范,重点抓好“两项工作”:配合做好2023年南昌市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工作;做好“三支一扶”入职手续及服务期满安置手续;做好毕业定向师范生安置、水利农业等定向人员招录及服务期满安置工作;稳慎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工作,适时开展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
4.聚焦发展,推进人才引培量增质优。为贯彻落实市县人才工作要求及人才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突出“四个紧盯”:一是紧盯“百场校招”,助力人才引进提质增效。继续落实“10万人才来昌留昌”工作。围绕我市吸引10万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的目标,广泛开展“百场校招”等活动。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立“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等,广布站点搭建引才平台,力争引才工作走深走实。二是紧盯“人才培育”,助力技能人才扩面提标。部门联动,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共育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师徒带教培养一批。三是紧盯“项目申报”,借助平台引才扩容增质。以省、市重点人才工程、平台项目申报工作为切入点,认真梳理,提前谋划,做好引导、宣传、动员、推荐工作,同时加强纵向沟通、横向协调,力争在2023年省“双千计划”高技领军人才、洪城工匠、双高创新等人才项目上较今年有增量,进一步激发专业人才创新活力和发挥专业人才“传帮带”作用;紧盯科创平台载体申报,重点围绕众和化工、万道新材料、派尼生物、富丰科技等企业申报博士科研创新中心等市级平台,提前谋划、紧密跟踪信达航科申报博士后实践基地,以科创平台的创建更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四是紧盯“中介合作”,助力引才服务提档升级。继续强化与伯乐遇马、江西聚才、百坤人力、江西智联等人力资源集团合作,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招引人力资源机构为企业管理引进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为我县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助力人才引进质效迈上新台阶。
5.统筹兼顾,推进工资福利服务优化。全力实施工资福利服务优化提升工程,重点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沟通衔接,严格政策落实。做好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密切关注市、县区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奖工作状态,启动我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奖总量核算与实施方案的出台、清理规范津补贴等工作。 二是强化动态管理,规范业务审批。扎实完成2023年度审核乡镇补贴调档、机关事业单位遗属补贴调标工作,审核全县教师艰苦边远津贴工作。三是强化服务水平,践行为民理念。常态化关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做好我县事业单位职级并行工资福利兑现工作,规范做好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卫生系统招录人员、定向安置等新进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核算工作。
6.服务大局,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围绕构建和谐安义目标,加大劳动关系共建共治共享力度,重点推进“三项举措”:一是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务派遣和特殊工时审批监管。按照市人社局统一部署,做好2023年度劳动关系报表工作、打造安义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双十佳创建工作等工作。二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驾驭工作的能力;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力度,提高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积极与县财政沟通,加强仲裁机构组织和队伍建设,提高处理案件的能力。三是扎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力度,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大力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加强法治宣传,全面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主动作为,切实履职,坚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 当年部门年度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完成以上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2023年,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江西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十大突破行动”,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实现了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具体绩效情况如下:1.预算执行方面。本年预算执行控制较好,按照县委编办核定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编制数要求,实际在职人员数控制在编制人数范围内;按照绩效目标设定的要求,项目执行过程中,在保证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单位合理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2.预算管理方面。县人社局在按照2023年初制定的单位预算方案,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支出模式、支出结构上,都严格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绩效预算的目标。县人社局党组十分重视单位绩效管理工作。
(五) 当年部门预算及执行情况。
本部门2023年度本年支出全年预算数为6776.371451万元,全年执行数5205.471181万元,执行率为76.82%。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实现情况
(一)履职完成情况:从数量、质量、时效等方面归纳反映年度主要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1.就业工作。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8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15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6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161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57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和脱贫劳动力及就业监测对象就业率均达100%。
2.社保工作。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33万人,完成市定任务107.69%,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8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87万人,新开工建设项目参保率达到100%。
3.人才工作。我县与省外高校共建7个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从省外引进1543名各类人才来县工作,其中引进博士24人,成功推荐江西信达航科公司侯振华入选市政府特殊津贴,南昌职业大学马啸华教授入选2023年南昌市“双高创新人才”、吕杰老师被评为2023年新时代“洪城工匠”,刘炳承工作室成功入选“2023年市级劳务品牌技能大师工作室”。
4.劳动关系工作。全县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结案率100%,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
5.总部经济工作。目前已通过伯乐产业园引进江西悍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速聘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乐善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江西信峰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完成县定任务371.4%。
(二)履职效果情况: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有)、生态效益(如有)等方面反映部门履职效果的实现情况。
1.聚力稳岗拓岗,就业局势稳定向好。稳就业是人社系统的首责首业,我局坚持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为准绳,全力保障全县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是用足用好政策支持“工具箱”。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促就业稳岗政策,加强宣传,提高政策送达率和知晓度,确保落地见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建立企业沟通服务机制,落实降费率、发补贴等减负稳岗政策,保障人才和用工需求。今年共完成失业保险参保11648人,降低失业保险费382家289.12万元。稳岗返还289家企业146.75万元,稳定岗位504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共161人91.6万元。二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扩增量”。我局把支持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突破口,严把关、强宣传、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快速发展,让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成为为企纾困的有力手段。2023年以来,我局审核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161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778人次,为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突出作用。三是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壮体量”。将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实施“访企拓岗”计划,与江西现代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政校合作,组织80余名应届大学生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实地观摩各街镇经济发展重要项目,吸引更多安义户籍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开发见习岗位536个,并有188名青年通过就业见习提升实践能力。落实对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就业帮扶及动态监测,实现3225人就业,脱贫劳动力及就业监测对象就业率达100%。四是搭建岗位精准匹配“供需端”。加强与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岗位开发、就业服务等,探索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保持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热度,提供多元就业服务。今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64场(其中线上538场,线下126场),累计参会企业数5.6万次,累计提供岗位数21.56万次,解决企业用工4450人。五是持续擦亮技能培训“金招牌”。聚焦群众就业和技能提升需求,坚持“架梯搭台、精准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导向,增强劳动者就业技能本领。紧紧围绕我县“1+3+N”产业布局,推动技能培训向就业市场需求聚集,积极引导培训资源向劳动力市场急需、企业生产必需、项目建设紧缺等领域集中,切实提升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需求的匹配度,有效提高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城乡群众稳定增收,全年共开展培训96期3453人,共放补贴280.73万元。
2.完善社保体系,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完善机制、兜牢底线,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扩大社保覆盖面。一是社保扩面稳步推进。组织业务骨干常态化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市民提供现场咨询和答疑服务,切实做好全方位、多角度社保惠企政策和扩面宣传工作,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33万人。二是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坚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落实“三个全面取消”,切实堵住社保基金风险漏洞,截至目前,我县社保基金未发生重大要情,对部、省下发的安义县疑点数据1362条进行了核查,查实违规127条,涉及违规基金118.44万元,已追缴基金110.83万元,综合追缴率93.57%。三是惠民政策全面兑现。通过系统集成推动社会保险惠民政策自动兑现,共为650余家用人单位,减免工伤保险费528万元。持续开展助保贷款工作,累计发放助保贷款6.7万元,财政贴息0.19万元。四是“社银合作”持续深化。不断拓展“社银合作”范围,在全县开通社银合作网点20个,社保卡服务事项全部下沉到各合作银行网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办理社保卡业务。截至目前,全县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0万人,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68.83%。五是社保卡应用进一步拓展。我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已经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教育服务、金融支付领域实现了应用场景应用。
3.加强外引内育,赋能发展强劲有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局深入开展“人才引育突破行动”,致力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营造惜才氛围。一是积极组织各类引才活动。围绕“每年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的目标,县人社局积极开展“2022-2023年度百场校招”“洪漂人才荟”等面向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8余场,企业累计参会次数1.17万次,提供就业岗位24.64万次,浏览点击量达48万次,后台收到简历17031份,总就业签约人数20676人,辖区内6148人,责任院校14528人,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青年劳动力能够及时获得就业岗位信息。二是人才引进工作进展情况。扎实开展2023年人才引育工作,公开选调调入我县县直事业单位37人,教育系统11人。积极落实我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完成2023年事业单位招聘入围36名人员考察录用程序,通过全省2023年教师统一招聘教师79名,招募2023年度“三支一扶”大学生53名。三是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帮助企业申报参加省市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组织全县优秀企业人才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省、市“双高创新人才”等人才工程评选。我局成功推荐江西信达航科公司侯振华入选市政府特殊津贴,南昌职业大学马啸华教授入选2023年南昌市“双高创新人才”、吕杰老师被评为2023年新时代“洪城工匠”,刘炳承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入选“2023年市级劳务品牌技能大师工作室”。四是抓紧完善人才相关政策。围绕南昌市“新人才十条”,立足我县实际,针对性引进急缺急需的青年人才,加大体制内中小学教师、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新园区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协助教育、卫生、高新园区出台人才引育实施办法,推动我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4.做优工资福利,推动管理质效提升。坚持在“紧盯指标、加大监管、严格审批、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扎实做好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服务工作。一是推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报45995元,上报增速7%,全市排名保持第一方阵。二是开展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专项整治。配合县纪委制定《安义县开展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实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督导检查工作全覆盖,共发现存在问题单位共5家,共涉及金额125620元。三是扎实做好工资津贴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安义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工资津贴实施方案》,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的津贴标准。全年共审核完成2023年教师艰苦边远津贴320余人次,并已圆满完成省、市教师艰苦边远津贴调研工作。四是加强人员动态管理工作。为我县300余名事业干部及时开具工资介绍信及拨款通知单,做好2023年度全县事业干部增薪、进档、晋升等调资工作近5700余人次。
5.构建和谐关系,维护稳定扎实有效。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统筹兼顾、抓主抓重,人社领域总体安全稳定。一是认真化解劳资纠纷案件。今年以来,处理欠薪举报投诉案件60件,累计为127余名工人追发工资约104.7万元,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接收线索318条,办结318条。二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力度。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1件,共涉及劳动者41人,其中调解和解结案33件,仲裁终结率80.5%,依法裁决案件8起,结案率100%。各项经济补偿、工伤赔偿、工资、社会保险费等涉及金额约270万元,劳动人事仲裁网络办案率100%。三是深入开展劳动关系领域专项治理。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规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200家企业开展日常巡查,对170家企业进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全年共检查全县各类在建工程项目4个,涉及农民工1493人,纠正或补充完善劳动合同185份。四是妥善做好工伤认定。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担用人单位风险,县人社局围绕提高工伤认定效率和质量,不断优化、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今年以来,已认定工伤案件262宗。
6.打造“数字人社”,服务环境全面优化。推进人社牵头“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改革,构建“一窗办、一号办、一网办”的便民服务新格局。在全市率先建成“安义就业超市”“零工驿站”,积极推进“智慧人社”推广运用,电子劳动合同签订率“全市第一”、电子社保卡覆盖率“全市第二”。运用“江西人社”“赣政通”等平台,全面推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搭起便民服务“快车道”。截至目前,共受理线上业务2.3万余件,现场办理3.4万余件,预约服务100余件,窗口咨询服务4万余件。
(三)社会满意度及可持续性影响。
社会公众满意度良好。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无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开展 2023 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是对单位当 年度部门总体履职情况的全方位总结,对今后开展各项工作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局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我局拟在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根据文件要求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