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湖区老旧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车辆停放有序,街道干净整洁……”是居民群众对东湖区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印象。
一直以来,东湖区各街道社区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持续做好各项关键“小事”,通过一系列“微改造、精提升”,让辖区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适、更美好。在东湖区“微改造”项目中,以“走、帮、议”和上门询问、庭院议事会、小区民情理事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顺应居民要求,成为这里老旧小区“微改造”原则。
“有了这个亭子,我们老人家就有乘凉的地方了”“社区真是做了一件好事啊,我们不用再挤在楼道里聊天了”……日前,在东湖区赣桥南路112号小区进门处,一个可供居民纳凉围坐的亭子正在施工,现场小区居民们纷纷拍手称赞,期待着凉亭早日建成。
位于东湖区董家窑街道朱家湖社区的赣桥南路112号造纸厂宿舍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区内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老旧等问题逐渐产生,居民们每次茶余饭后都要自带桌椅,三五成群或聚集在小区门口,或在单元门前,或在路边交谈闲聊,不仅影响车辆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小区休憩场所偏少的情况,社区积极收集居民建议,召开“三有”协商会,邀请东湖区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居民代表就小区凉亭建设工作展开讨论,最后确定在小区入口处增设一处凉亭。
在彭家桥街道光明社区,望着经协商议事会后改造规划的一排排停车位、美观统一的公共晾晒区、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社区党委副书记徐玫玫感慨万千:“以前居民们遇到问题,要到区里的相关部门反映,现在依托咱们政协搭建的协商议事会就能在家门口把问题说出来,不仅有人听,最重要的是还能解决,大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在东湖区,各街道社区采取居民恳谈会、民情理事会、小区业主会、“三有”协商会、楼栋协商会、民主访谈会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协商活动。光明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召开基层民主协商理事会,协议由物业出资为居民修建晾衣架,解决居民群众晾晒难问题;百花洲街道刘将军庙社区、墩子塘街道马家池社区和扬子洲镇前洲村,采取社区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居民群众的车辆乱停乱放、平台安全防护和空调噪音污染等一些问题,被评为南昌市基层优秀民主协商案例,受到通报表彰。
“凡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我们就会联合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动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东湖区政协主席陈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