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A25010-5197-4953-0417-1331-5029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青云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生成日期: | 2018-11-19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有效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18年是我区“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攻坚年,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今年以来,我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盯“人文生态慧圃,都市产业新城”战略定位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担当,超前谋划,全力服务青云谱区转型升级发展大局。现将我委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19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谋划产业转型升级
1.强化产业转型调查研究与政策谋划。为更好的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创意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推动传统服务业向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变。我委积极组织开展了青云谱区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制定了《青云谱区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课题调研方案》,青云谱区服务业发展调查问卷,并草拟了《青云谱区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同时,根据《2018年南昌市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积极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相互交织所带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要驱动力,引导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根据其他城市相关政策情况及我区实际,我委草拟了《青云谱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鼓励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完成2017年度青云谱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推进情况汇总,根据省、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计划与要点,草拟了我区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和计划。
(二)强化经济运行监测
为更好的把握我区产业发展动向,坚持做好经济指标运行监测,并草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为了更好的发挥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我委加强对服务业指标运行情况监测,及时掌握每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并及时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及街道沟通反馈。通过加强与区统计局、供电部门和各街办镇园统计员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区月度工业增加值、用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变化情况,同时加强对辖区江铃、印钞厂、阳光乳业等企业月度运行情况的重点监测工作,及时对工业经济监测分析报告,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
(三)主动做好企业服务
1.强化龙头引领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评审、颁布。进一步引导了我区企业向规范化、高端化升级发展。经我委多次与市服务业领导小组对接,组织我区企业参与专家评审,5月22日,南昌和硕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北软科技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等五家企业市里已正式下文被授予2017年南昌市级服务业龙头企业称号。并且今年已组织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西优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省、市服务业龙头企业。
2.做好中小微企业认定服务工作。为服务好辖区中小微企业,对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中小微企业资格进行认定证明,为企业参加对外各项工程招投标和政府招标采购活动提供资格认定政策加分支持。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委已累计为辖区63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认定证明服务,为辖区中小微企业开展招投标项目竞争提供支持。
3.鼓励和引导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我区共为企业申请省级建设补贴资金总计33.28万元。申请省级运营补贴资金总计4.79万元,有力地推动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充电站点11个、充电桩总数110根。
4.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时做好区内企业的“红黑榜”发布,及时公示、公开及“红黑榜”名单,在政府网站推出青云谱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栏,进一步加强南昌市信用体系平台的推广使用信用信息归集上报工作,在市管、国税、地税、环保等重点领域,坚持每周报送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双公示”信息。
(四)完善项目日常管理
1. 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围绕重大重点项目,积极完善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共办理企业备案项目64起,政府投资审批项目10起,总投资约230亿元。
2.做好历年来获得上级资金项目的监管工作。近年来,国家、省、市发改委不断加大对获得上级资金项目的督查力度。我委今年协同区城建局、区综管办、区教科体局相关单位,对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的十字街学校、前万学校、中航长江产业园、万象华庭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定期督查,确保项目按照年度投资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3.做好洪都老工业区项目储备工作。根据历年来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专项中央预算内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我委积极对接区直各部门、各街道、镇(园)、景区、相关驻区企业,按文件要求组织筛选储备项目,筛选出城南大道基础设施改造、城南产业园两个项目,做好2019年洪都老工业区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4.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今年我区美丽青云谱·幸福新家园综合整治项目获得2018年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849万元,象湖东岸安置小区项目和万象华庭安置小区项目获得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合计6291万元(万象华庭项目获得3600万元,象湖东岸项目获得2691万元)。
(五)严格履行价格监管
1.做好价格监督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涉企、医药、教育、房地产等价费检查,营造增收减负环境。同时,加强重点时段(如节假日和春运期间)、重点商品和重点区域(如大型商场和平价商店)的市场价格巡查,建立和完善价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尤其是定期对全区21家平价商店进行日常监管,确保平价商店的蔬菜价格平稳不脱销不断档,为全区的菜篮子工程保驾护航。
2.做好价格举报受理。充分发挥价格举报网络平台和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实行专人值守,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查处价格举报违法行为,热情为民排忧解难,努力维护群众利益。截止11月,共受理价格政策咨询件76件,价格举报投诉件98件,对所有的价格政策咨询和举报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化解价费矛盾,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做好价格认证工作。我区价格监测认定局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价格认定综合业务平台推广应用培训班,通过培训了解平台功能,掌握使用方法,以便下一步在全区顺利推进价格认定综合业务平台的全面推广应用,确保全区价格认定工作平稳进行。截至目前今年已办理涉案物品价格认定117起,涉及标的物总金额162.71万元。
二、特色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委努力为全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谋划,推动工作有亮点、有特色、有创新。
(一)成功举办“赣鄱发展智库论坛”
为进一步把握全国和全省经济的发展实际及形式,紧密关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各行业企业的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我区于2018年7月20日在青云谱区文化大楼演播大厅举办以“新时代?新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赣鄱发展智库论坛。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约250人参加,并于会议上聘请多位专家学者作为青云谱区荣誉顾问,为我区提供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夯实了我区新旧产业更替升级的基础。
(二)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根据省、市发改委部署以及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安排,我委以政府系统自评估及第三方机构评估相结合,委托了“江西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编制《〈青云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评估过程中,我委与各部门、重点街办镇园、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召开了多次评估座谈会,组织多次实地考察。区直各部门、各街办镇园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按照评估要求完成了所承担的专项评估任务,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目前已完成中期评估报告的草拟工作,下一步将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三)所获荣誉
今年6月,我区获得2015-2017年度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区。
三、2019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一)推进产业联动,促进转型发展。围绕全区发展定位,继续发挥好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协同各部门加强合作,针对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专题进行调度和协调。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联合各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编写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建设与集聚区建设,组织协调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服务、行业协调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成长壮大。不断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根据区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及上级安排,扎实落实好年度改革事项的推进,协调好各责任单位在改革工作中的配合与协同事项。
(二)强化工业调度,深挖增长潜力。面对工业发展任务压力大的严峻形势,我委拟强化工业调度,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对接,并且为中小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深挖企业增长潜力。根据市工信委年度工业考核目标任务要求做好辖区拟入统上规企业入库摸底工作,加大辖区拟入统上规工业企业入库入统工作力度。继续加强与统计部门建立统一、协调、快速、灵敏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和监测调控,每月对经济运行情况作出准确恰当的分析,指导企业搞好资金投向和产销衔接,努力把握经济运行态势,牢牢掌握经济运行工作的主动权。
(三)进一步做好洪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通过与国家、省、市发改委的沟通对接,继续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洪都老工业区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的完善工作,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洪都集团等央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社区物业管理等事务的分离移交工作。目前洪都集团公司的社会管理正逐步向地方政府移交,原属集团公司管理的公安、环卫、学校已经移交给政府。我委将继续积极为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时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交通配套,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洪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关键作用,增强洪都老工业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加快洪都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和洪都新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