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江西首位!“足球小将”进清华!校园足球促进南昌青少年全面成长
来源: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4-07-02  访问量: 


从市足协获悉,南昌二中罗煦铖同学以高考成绩548分、专业测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清华大学。他也是我省首位以足球项目考上清华的学子。 

从小就喜欢踢足球的罗煦铖,一直坚持课余时间进行足球训练。进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昌二中后,在教练孙彬的悉心指导下,罗煦铖迅速成长,成绩逐步提升。无论是全市青少年联赛,还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足球比赛,罗煦铖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比赛的重要奖项,并取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

近年来,南昌以建设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依托良好的足球发展基础,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场地建设、专业人才、大型赛事、足球文化等关键要素,持续推进校园足球普及、社会足球发展,形成“金字塔”结构青少年足球发展格局。输送培养的运动员,1人加入中超足球队,1人入选国家男子U16足球队,1人入选国家U13少年队,8人入选中超梯队。

我市还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南昌市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运动发展的意见(2015-2019年)》《南昌市“一条龙”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体教融合发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引导青少年足球向高数量、高质量方向发展。市财政每年设立三大球专项资金500万元,其中用于发展校园足球经费300万元。2020年投入1840万元用于补助社会足球场建设。南昌县、红谷滩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经开区等县区财政每年设立校园足球专项资金100至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生训练、师资培训、联赛开展、学习交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保障。“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建成社会足球场118块,其中非标准足球场102块。目前,全市共拥有足球场611块(社会157块+校园454块),由政府补助建设的63块足球场和公共足球场实行低(免)费对外开放,为青少年开展足球运动提供平台。

目前,全市共有127所足球特色学校(小学68所、初中38所、高中21所),每周每班坚持开设一节足球课。积极构建市级联赛为龙头、县区校际联赛和班级联赛为支撑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每年开展足球比赛960场次(小学500场,初中260场,高中200场)。全市常年参加足球专业训练的青少年超5000人,校园足球人口规模超50万人,为组建精英球队、培育精英球员提供有力支撑。全市注册青训青训机构19家,打造省级足球青训中心2家,2020年以来注册足球运动员3126人。根据比赛需要,设立9岁至18岁年龄段男女青少年足球精英足球队16支。

按照名校办名队、名队招名生的思路,市体育局推动南昌二中等名校成为青少年足球市队校办、体教融合典范。入校球员采取平时学习、课余训练、周末加练、假期集训等方式训练。为提升比赛、对抗能力,还组织到海外拉练,开展足球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前沿技战术,提升精英球队综合实力。同时,通过高质量开展学生足球训练,高标准策划组织“滕王阁杯”足球联赛、“英雄城杯”青少年足球精英赛、全市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洪城梦想杯”足球赛等,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建立梯次足球竞赛体系,每年300多支球队、3600多名青少年得到实战锻炼。去年,我市U13少年队还跻身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10强。

为打通青少年足球训练人才输送通道,不断推动足球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我市积极拓宽输送渠道,重视精英足球队员升学培养。2020至2023年,共有98名运动员考入大学,其中21人进入“985”“211”大学,1人被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录取。下一步,我市将围绕足球青训体系建设,丰富体育赛事供给,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引入高水平足球人才,推动足球体教融合发展。

来源 | 洪观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