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提出的“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三个中心,做好六字文章,建设六个西湖”的发展思路,优化工作环境,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区委、政府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提供优质服务,我局07年的工作主要是突出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及时准确发布统计指标,统计分析与统计研究开展得成效显著。
1、认真做好各专业定报、年报工作
预计,全区2007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1.35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12.7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3.66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0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73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6527万美元,增长30%;实际利用内资11.8亿元,增长10.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728元,增长1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500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15%。
2、增强统计服务意识,积极开展统计分析。
我局印制了《西湖综合统计月报》、《西湖区与市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手册》、《贸易外经动态》三本服务手册;编印了《西湖区情》、《2007年度西湖统计年鉴》,详细收录了我区区域范围内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数据;全年共撰写高质量分析文章40余篇,其中14篇次经济形势分析文章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
3、加强对各项经济考核指标的调控。
根据市政府对县区社会发展和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内容,我局分时间段,每半年,分季度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考核指标进行调控。
二、出色的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普查任务,并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专项调查。
1、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数据处理工作
经过全区农普工作人员近一年的辛苦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光电录入、数据处理、审核及数据汇总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全区农业普查的任务,共汇总基层普查表10662张,现已全部审核通过。
2、全力以赴做好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
宣传开展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内容,积极与有关的企业单位进行联系和沟通;并针对第一次经济普查撰写完成了《对第一次经济普查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的调研,为明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完成了全区劳动力、人口变动及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
我局全体机关干部在3位领导的带领下,分赴4个街办的18个调查小区,对登记入户情况填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等及时的加以指导,保证了调查登记阶段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区的就业率达到了年初的目标考核要求。
4、多项措施保证我区城镇住户调查圆满完成
调查抽取了10个街道、桃花镇辖区内的760户城镇住户和40户村级住户。此次调查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政策、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我市建立万户民意调查网奠定了基础。
5、高效率完成基本单位数据库的更新工作。
为及时反映基本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我局收集了区工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民政局、区编办提供的单位审批行政登记资料,并库后分发到各街(镇),由街(镇)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核实、登记,最后由统计局统一审核录入。
6、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在全市首次开展物流业调查工作。
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物流业的调查工作,建立了物流业统计报表名录库。结果显示06年我区物流业增加值达2.8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全年货运量达1.19亿吨,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共缴纳税金2894万元。
7、开拓创新,扩大服务面,开展投资环境调查,提高统计影响力。
为了服务于全区建设“一个目标、三个中心、六个西湖、做好六字文章”的发展思路,我局对全区范围内的1000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问卷调查,从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政策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六个方面进行调查。
三、大力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统计法制建设,夯实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1、认真开展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统计普法宣传深入人心,推进依法统计。
今年我局参加继续教育人数高达122人,占全市参加培训总人数的40%,通过“统计法制宣传周”的开展及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2500份、举办座谈讨论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统计执法力度加大。
截至目前,我局处罚拒报地区单位案件4起,依法下发催报通知70余件,使报表单位的统计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做好地区单位劳动工作实行在地双轨运行及建设领域、房地产专业实行在地统计。
根据市局下发的名录库,经核查确定以主管部门为上报单位的有62家。按照上级的布置,完成了城镇私营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核查和抽样工作,共有76家;完成了对房地产企业和开发项目的三次清查工作,摸清了我区房地产企业和项目个数,建立了房地产企业单位基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