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向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关于我区二00六年上半年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请予审议: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区委、区人大和区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区域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一、上半年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计划执行情况
1.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5754亿元,同比增长15.5%。
2.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291亿元,完成市下达年计划1.67亿元的61.62%,占区下达1.7亿元计划的60.54%。
3.上半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79亿元,同比增长27.4%。
4.上半年全区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337亿元,完成市下达年计划4.96亿元的55.11%,占区下达5.0043亿元年计划的54.63%。
5.上半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35万元,完成市下达年计划2500万元的17.4%,占区下达2524万元年计划的17.23%。
(二)区域经济运行特点
一是个私经济发展迅猛,上半年全区个私经济增加值达到30.6792亿元,同比增长55.67%,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区域内工业企业为做大做强,纷纷追加工业投入,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首次达到102.34%,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品销售率分别达到99.72%、97.37%和108.79%,二、三产业实现比翼齐飞的喜人局面。三是桃花镇经济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针织服装、精细加工、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一批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助推我区经济迈上新台阶。四是外向型经济效果明显,上半年出口创汇1.2051万美元,同比增长139.63%,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内资均创新高。五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一批国内领先的新产品相继问世,为增加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产品竞争力,打造我区经济发展新“亮点”作出了贡献。
二、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服务大局,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如何保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坚持和完善“三产为主、二产为辅、文化为基、民生为本、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坚持服务大局,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上下功夫,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牵头组织拟定了今后五年详尽的发展规划。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编制了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之后,又牵头组织拟定了今后五年商贸(三产)等一批子规划,近20个发展计划组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发展蓝图,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示了灿烂前景,目前,各项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大步推进。二是努力构建区域企业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我们对辖区39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及新产品开发情况,企业资产变化,尤其是闲置土地、厂房设施利用情况等逐一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将区域企业分门别类,实行分级、分类服务。去年开通的重点企业服务平台,我们做到全天候开放,对重点企业涉及本单位的问题事项,我们承诺在1-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并回复相关企业,我委领导及相关人员每月走访6-10个区域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能源、社会性事务等问题,协调处置矛盾和纠纷。私营企业江西大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鸿泰快速彩印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大,急需落实技改资金,我们知晓后,主动牵线搭桥,为其争取了一笔宝贵的技术创新项目资金,两企业也由此获得新的发展。今日电气公司是我委引进的一家高低压开关柜生产厂家,当我们获悉该厂研发的新产品无处申报时,我们与区科技局为其新产品论证鉴定,使之研发的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厢式变电站获得区科技二等奖。三是全力做好我区国有(集体)企业债务剥离工作。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在深入调查,摸清企业债务情况的基础上,主动与市雍盛公司接触,通过市里的清偿平台,统一打包处置区直企业所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用328万元的清偿费共剥离企业债务本息合计6800余万元,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企业结构调整
上半年,我们在主动服务辖区国有(集体)企业的同时,积极抓好现有区属优势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鼓励优势企业“退城进郊”,到工业园发展,已在工业园落户的企业要不断做强做大,增强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市自行车鞍座厂在昌南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今年,该厂分别投入350万元和70万元兴建厂房和添置大中型冲压设备,为企业上规模、上等级打下良好基础,市童车厂引进的今日电气有限公司落户昌南工业园,为我区工业做强做优增添了生力军。二是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专业化协作,为大企业、大集体当好配角。南昌市蚊香厂把眼光钉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灭蟑灵是该厂的出口产品,由于去年改变产品配方,将划线灭蟑改为烟薰灭蟑,产品质量大为提高,外贸订货成倍增长,上半年接订单近5000箱,价廉物美的新产品畅销巴拿马等国家和地区,小商品大市场的路子越走越宽敞。在国内,该厂“借牌生产”,充分利用大企业实施多种经营的契机,与无锡等地厂家合作生产“奥康”牌、“立清”牌蚊香,扩大了产品产量,增强了企业知名度。市自行车鞍座厂在抓好与江铃集团、昌河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的同时,积极搞好与全球第三拖拉机制造商印度马恒达公司的联烟,研发与之配套的拖拉机配件,企业力争由去年工业总产值200万元增加到今年400-500万元,进入规模企业行列。三是大力研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为了发展经济,近年来,区直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新产品上。380v系统配电控制设备是我国当前较为先进的低压配电设备,南昌八一开关厂投入20万元,先后研制成功amn低压开关柜、环网柜等符合当今先进水平的系列配电控制设备新产品,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市自行车鞍座厂投资37万元研发的dhb35型汽车座椅滑轨总成、yg5型汽车跳板支架总成双双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获得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昌市蚊香厂在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同时,不忘研发新产品,自筹资金10万元,与哈尔滨等地企业共同研发了止痒蚊子水,经临床实验,该产品治皮肤瘙痒,消肿有明显成效,代表国内先进水平,为企业做强做大增添了动力。
(三)坚持发挥优势,打造文化创意大区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区功能,早日将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的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中心区,今年以来,我们加快了创意产业发展步伐。
我区作为千年古城和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有丰富的当代教育资源和时尚的消费群体,具有发展创意产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采取三项措施促创意产业的崛起;一是联合有关方面成立我市首个创意产业中心-南昌铂仕创意中心,将“黄金码头”区政府原址让其入驻,为我区创意产业的孵化、衔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协助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在先后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老企业“退城进郊”后6万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将其分别转变成一个集聚广告、设计、建筑、工艺品、软件、电视广播、艺术与文物交易等行业的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以若干创意中心为平台,多个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架构。三是积极协助创意中心开展招商,到目前为止,创意中心入驻企业34家,并与江西美术出版社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拟将创意中心2号楼7、8层打造成文化艺术中心,同时积极筹备创意创业大赛等,力争使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一两年内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和超过5%,争取进入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区行列。
(四)坚持“一厂一策”,加快企业改制步伐
经过艰苦努力,我系统先后有12家企业实现改制,企业由过去34家减为22家,职工总数由改制前的1.3万元人减为6000余人,职工人数减少50%。随着具备和基本具备改制条件企业大都完成改制,剩下的也就是占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无改制成本。要使这些企业早日改制,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坚决、有序、彻底、稳妥”的要求,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推进企业改制。一是对为数不多的基本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采取加速推进的方法。南昌织带厂13.59亩的厂区地处上海路,众多开发商看好这一黄金地带,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经过土地挂牌竞拍,以每亩260万元的高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宁波金达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企业获得较好的改制成本,企业也开始进入改制实施阶段。二是捕捉每一个机会为企业创造改制条件。象南昌织带厂有大块土地的企业在我系统为数不多,更多的企业仅有1-2亩土地,无单独利用价值,开发商也看不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企业早日改制,我们留心捕捉每一个机会。今年初,当听说某市场欲扩大经营范围,我们立即要求其周边的南昌市蚊香厂主动与之接触,看能否惠及我们的企业。前不久,获悉朝阳地区欲建道路,我们要求相关联的华南钢家俱总厂测算好改制成本,以求用拆迁所获得的资金分流职工。三是对部分改制成本严重不足的企业,采取先租赁后创造条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南昌电力开关厂和南昌八一开关厂由于历史原因,职工较多,改制成本缺口较大,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充分利用各自品种全、设施好等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借他人的力量获取改制成本,先后将企业经营权分别租赁给私营企业,既安置了职工,解决了各自企业的困难,又为我区引进两家开关厂板生产大户企业,为形成我区的特色产业-高低压开关板产业集群作出了贡献,今年上半年,租赁后的南昌电力开关厂完成产值近两千万元,南昌八一开关厂研发的多个新产品获得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是对近期难已实现“两个置换”的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实施企业改制。
(五)坚持和谐稳定,构建全民创业局面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总结过去因企业改制等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问题上实现少上访或不上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好综治工作链式管理,主动将职工队伍的状况、不稳定因素等及时通报给相关单位,做到上下沟通,左右通气。强化维稳预警机制,重点治理了重复上访、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性事件。为了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艰难,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上半年,先后走访困难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军转干部和劳模1644人次,发放慰问金197260元,安置了50名职工再就业。由于措施得力,职工队伍总体保持了基本稳定,为企业改革、发展和构建全民创业局面等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我们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他们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一系列讲话,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先进 性教育重点抓了长效机制的建立。经常输送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我委蝉连市级文明单位,这在城区发改委系统尚属首家,区物价局连续两年评为省价格宣传先进单位。积极参加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10名机关部门下到挂点街办,对“六小”店面实行“一包二”整治,我委挂点的江南集贸市场软、硬件设施整改到位,首批获得验收。由我委牵头的工口创卫工作,力量大、措施有力,多次获得市、区肯定。
我们认真贯彻区人大和区政协会议精神,把它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对今年交办的6份建议、提案,做到了及时答复,满意率达到100%。工会、共青团、女工委、老干部、才龄、档案、计生、普法、保密、宣传、调解、科普、统战和民兵予备役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上半年,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区委、区人大和区政府对我们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由于改制成本缺乏等原因,企业改制进度不快,在生产企业加快发展还不够理想,由改制带来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在加大,有时还很尖锐,差距和不足要求我们还要努力工作。
我们决心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以新的成绩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头、起好步。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